山石、盆景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中不可缺少的摆件,尤其是作为明清时期“造园”之用。中国的园林建筑是由建筑、山水、花木等共同组成的,讲究有诗情画意,其中的山石往往与水并置,所谓“叠山理水”,就是要构成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”的情境。而盆景的妙处就在于小中见大,“栽来小树连盆活,缩得群峰入座青”。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就是要在有限而封闭的空间中,制造一种无限和广大的视觉和观感体验。
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,所谓的花木和池水往往都是围绕山石而构造的,意在将对自然山水的崇拜和热爱引入到居所的庭院之中。在计成的《园冶》中,谈到“掇山”:堆峭壁贵在突兀耸立,叠悬崖要在悬空挑出的石块后部坚固,最终达到岩、峦、洞、穴曲折而莫测深浅,涧、壑、坡、矶的形象要真实自然。而掇“园山”如果能够顺应自然变化,让山石高低错落、分散堆叠、疏密有致,就能构造出优美的景境;掇“厅山”不应该只是在庭院里高耸排列三座高峰,而应该在庭院前种植树木,在树木下点置若干玲珑石块,或者庭院中没有树木的话就在墙壁上嵌筑壁岩,然后在墙壁顶部种植垂萝,也能形成幽深的山林气息。
掇“楼山”即在楼的对面掇山,适合尽量掇高才能引人入胜,如果能够与楼有一定距离则更有深远的意趣;掇“阁山”就是作为阁的步梯,所以应该“坦而可上,便以登眺”;掇“书房山”宜在书房的窗下用山石围驳成水池,让人能够凭栏俯瞰窗下,似有涉身丘壑、临水观鱼的遐想;掇“池山”就是在水池上掇山,要在池水内点石为踏步之用,山石的洞穴要潜藏于山石之中,可谓“穿岩径水”,而山峰要有凌空之感,有缝隙能够透过月光、招纳云烟之趣,如同海中的蓬莱仙岛一般;掇“内室山”应该坚固高俊,石壁应该挺直、岩块要悬空,防止孩童攀爬而伤人。
掇“峭壁山”应该靠墙布置,先以粉白涂刷墙壁作为背景,山石讲究轮廓和姿态,要挑选有纹理的石头布置,同时点缀种植黄山的松柏、古梅、秀竹辅助,要有绘画的视觉感;掇“峰”要依据山石的形状来安置,选择纹理相似的山石凿笋眼安装,以立式为美,但都要用大石块来统辖和封顶,注意重心点防止倾斜倒塌;掇“峦”要有或高或低的层次感,随着石块的形态随意造型,错综叠成,不需要特别排列而达到随意自然的效果为妙。
掇“岩”要达到悬挑出去的骇人效果,起脚不能太大,渐堆渐大,但是要特别注重坚固;掇“洞”要做出门窗的效果,将乱石向中间合凑收顶,顶部用条石压牢,在洞顶可以堆土植树,或者筑台设亭造屋,达到自己想要的意境;掇“涧”是点活山石的重要方式,水涧应该被预先安排好形成深邃的意味;掇“瀑布”可以由山涧引水到墙头上制作成天沟,再引水到壁山顶上,制作一个水坑,水从石口流水成为瀑布,以至于有“坐雨观泉”的意境。
盆景和园林是同源相生的,钱学森先生就把中国园林分为四个层次,即盆景、窗景、庭院园林、宫苑。盆景就是在盆中造出别具匠心的缩微景观,有研究者发现,盆景的形成经历了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、昆仑神话和神仙思想、“一池三山”园林手法的出现、缩地术与壶中天、博山炉与砚山的流行等诸阶段后,到了汉代最初出现。
在唐代章怀太子墓中甬道的壁画上,就发现了其相当成熟的形态。盆景主要分为桩景类、山水类和树石类,桩景类分为自然型和规则型,山水类分为水盆型、旱盆型和水旱型。盆景基本上都是以植物、山石、亭台、楼阁、小桥、古塔、人物、水、土等为素材,巧思设计并精心养护而成,追求“缩地千裹”、“缩龙成寸”的效果。盆景如同园林一样,受到中国传统山水诗、山水画的影响,同样追求诗情画意和深刻的内涵,以至于有很多盆景都是在模仿绘画。
应该说,盆景和园林相同之处都是“道法自然”,不同在于盆景是一种聚焦赏景,而园林是散点式的赏景。盆景和园林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自然观,儒家的入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主流,主导着园林的营建注重以人为本、天人合一的观念;禅宗是中土佛教的分支,被认为是介于哲学和宗教之间的思想,二者都对盆景和园林创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。从用山石营造园林到制作盆景,都是沿着“崇尚自然”的道路行进。
很多研究者认同中国的盆景制作虽然风格和种类繁多,但基本上可以分为北派和岭南派两种,尤其是岭南盆景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“岭南万户皆春色”的景象,到清代已经是“风俗家家九里香”。盆景的放置很有讲究,一般而言,园林中的盆景多置于庭院中,使之更为精致耐看,往往与庭院有着统一的风格,如园中有竹丛则置放一些梅桩、五针松或黑松之类的盆景,使这个环境有“岁寒三友”的文人气质。事实上,园林和盆景艺术,大多以制造田园牧歌式的遁世归隐的意境为审美追求的最高目标,要古雅,还要出奇、险、雄、秀,要有虚实、刚柔、曲直、隐现、藏露、巧拙、动静、真假、疏密、远近、大小关系的构造变化。